当前位置: 首页 原文及翻译

《兵政集训》小叙原文及翻译

栏目:原文及翻译 作者:admin 时间:2022-08-24 17:37:55

  周光镐

  原文:

  今之谈兵者,必曰《司马法》。何至读孙、吴兵法,其无所习见于步伍行阵者,谬以李广简易、程不识烦扰为言,是将尽古人之法而刍狗①之。故每见介胄之士,桓桓握槊,平居矜斗乐战,一旦俾之勒兵统卒,冥然且不知功守之大致也。嗟夫!天地间事必有法,无文武巨细精粗一也。

  国家诸制大备,凡刑狱钱谷典章,靡不时广厉而饬新之。惟兵法则寥寥,二百载未见有施之训肆者。岂真以千万年承平,无所庸于武事也?亦不然矣。夫南北边鄙晏然不语兵,脱一旦有事,则蓄之不豫,求之仓卒,将安施之?

  余猥有事于西南夷,率所辖戍卫武弁子弟,属有司群而教之。问古之兵政书,云边鄙地无有,且不知田穰苴与孙、吴诸家为何物。即其书在矣,太史公谓“其文少闳廓深闷”,故且未暇用也。李唐以后,类多伪书,难以尽用。间阅经传子史诸家,凡有切于兵戎之事者,摘其要,汇为三卷,名曰《兵政集训》,出而梓之。匪徒以广荒陲之耳目,亦因以自考所事,庶几不悖于古人成训与否。

  夫兵非易谈也,上将用之以道,中将用之以法,下者用之以幸。若不知有法,行且悖道,乃遽使之婴旗鼓,登坛坫,推毂以出,何异委爱子于庸医,以封疆为博进,必无幸矣。古今土大夫,于司马、孙、吴兵法为谈者非不多,然其善用者,不少概见。故赵之长平,马之街亭,非不知法,不知道也。古今得失鉴观,或者其在斯乎?(选自《周大理明农堂集》)

  [注]①刍狗: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比喻微贱无用的事物或言论。

  译文:

  如今谈兵法的人,一定要谈及《司马法》。为什么读了孙武、吴起兵法,它们在排兵布阵中却并不常见,还错误地把李广治军简易、程不识治军烦扰作为用兵格言,这是完全把古人的兵法当作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所以常常看见披甲戴盔的将士,威武地拿着长矛,在平时崇尚打斗乐于作战,一旦让他们训练统率士兵,就茫然尚且不知道攻和守的大致情况。唉!天地间凡事都有法则,无论文武、大小、精粗都是一样的。

  国家诸多制度已经很完备,凡是刑狱、钱谷、典章,没有不时时扩充修缮整理更新的。只有兵法却很少,两百年来没有看到用于教习训练的。难道真的认为能拥有千万年的太平盛世,兵法对于战事就没什么用处了?这也是不正确的。现在南北边境一派平安的样子,不谈论兵法,如果一旦有战争,却不能事先预备,(战时)仓促地寻求,将怎么施展它呢。

  我有事到西南边境一带,率领戍守的武官及士兵,嘱托有司(把他们)集中起来训练。问他们古代兵政方面的书籍,说边境没有,也不知道田穰苴、孙武、吴起众多兵家是什么人。即使有这些书,关注“儒愿学堂”,获取更多独家语文资料,儒愿学堂,专注语文培优,也如太史公所说的“它的言辞有些博大深远”,所以他们也将没空闲研究。唐代以后,大多是伪书,难以完全使用。我间或阅览经传子史各家,凡是和战争方面有关的,摘录其要义,汇编成三卷,取名《兵政集训》,编出付印。不仅仅是用来扩大边境将士的眼界,也是因此来考察自己的行为,或许是否不违背古人成文的教诲。

  兵法不是容易谈论的,最好的将领把握规律使用它,中等的用技法使用它,下等的凭侥幸使用它。如果一个人不知道有兵法,行军作战不讲规律,却匆忙让他树立旗鼓,登上祭坛,任命他为将帅让他出战,这和把爱子交给庸医有什么不同,把分封的疆界作为赌注,一定没有幸运可言的了。古今士大夫,谈论田穰苴、孙武、吴起兵法的人不是不多,然而其中善于运用的,难以真正见到。所以赵国长平之战、马谡失街亭,不是不知道兵法,是不懂得规律。察视古今用兵得失,或许就在这本《兵政集训》中吧。

阅读:81次

分类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