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练习大全

姚鼐《游灵岩记》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栏目:练习大全 作者:admin 时间:2022-08-24 17:41:27

  姚鼐《游灵岩记》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姚鼐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游灵岩记

  姚鼐

  泰山北多巨岩,而灵岩最著。余以乾隆四十年正月四日自泰安来观之。其状如垒石为城墉,高千余雉,周若环而缺其南面。南则重嶂蔽之,重溪络之。自岩至溪,地有尺寸平者,皆种柏,翳高塞深,灵岩寺在柏中。积雪林下,初日澄彻,寒光动寺壁。寺后凿岩为龛,以居偏像,度其高,当岩之十九,峭不可上,横出斜援乃登。登则周望万山,殊骛而诡趣,帷张而军行。岩尻有泉,皇帝来巡,名之曰“甘露之泉”。僧出器,酌以饮余。回视寺左右立石,多宋以来人刻字,有墁入壁内者,又有取石为砌者,砌上有字曰“政和”云。

  余初与朱子颍约来灵岩,值子颍有公事,乃俾泰安人聂剑光偕余。聂君指岩之北谷,溯以东,越一岭,则入于琨瑞之山。盖灵岩谷水西流,合中川水入济;琨瑞山水西北流入济,皆泰山之北谷也。世言佛图澄之弟子曰竺僧朗,居于琨瑞山,而时为人说其法于灵岩。故琨瑞之谷曰朗公谷,而灵岩有朗公石焉。当苻坚之世竺僧朗在琨瑞大起殿舍楼阁甚壮其后颓废至尽而灵岩自宋以来观宇益兴。

  灵岩在长清县东七十里,西近大路,来游者日众。然至琨瑞山,其岩谷幽邃,乃益奇也。余不及往,书以告子颍:子颍他日之来也,循泰山西麓,观乎灵岩,北至历城,复溯朗公谷东南,以抵东长城岭下,缘泰山东麓,以反乎泰安,则山之四面尽矣。张峡夜宿,姚鼐记。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当苻坚之世/竺僧朗在琨瑞大起/殿舍楼阁甚壮/其后颓废至尽/而灵岩自宋以来观/宇益兴

  B.当苻坚之世/竺僧朗在琨瑞大起/殿舍楼阁甚壮/其后颓废至尽/而灵岩自宋以来/观宇益兴

  C.当苻坚之世/竺僧朗在琨瑞大起殿舍/楼阁甚壮/其后颓废至尽/而灵岩自宋以来/观宇益兴

  D.当苻坚之世/竺僧朗在琨瑞大起殿舍/楼阁甚壮/其后颓废至尽/而灵岩自宋以来观/宇益兴

  1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南则重嶂蔽之,重溪络之 满座重闻皆掩泣 B.寺后凿岩为龛,以居佛像 半山居雾若带然

  C.当岩之十九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D.溯以东,越一岭 击空明兮当流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文以灵岩寺为中心,先写寺庙位置及景色,再交代浏览经过及寺院与朗公谷的关系,最后寄信朱子颍,条理清晰,散而不乱。

  B.本文语言精练,如“翳高塞深”“灵岩寺在柏中”寥寥数笔便把柏树遍山、寺隐林中的景象表现了出来,语言简洁,富有层次。

  C.本文写景富于想象,如“登则周望万山,殊骛而诡趣,帷张而军行”将群山想象成奔驰的万马和移动的军队,赋予其动态美。

  D.本文通过“积雪”“初日”“寒光”等意象细致入微地写出了游人的特殊感受,意境幽清,与《登泰山记》泰山雪景意境相似。

  13.姚鼐主张“以考证助文之境”,即通过对历史、古迹的考证丰富文章内容。请概括这篇游记有哪些考证。(3分)

  1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师说》)(4分)

  (2)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4分)

  答案:

  (一)(20分)

  10.C

  11.D(A项第一个“重”是“重重叠叠”,第二个“重”是“重新”;B项第一个“居”是“放置”,第二个“居”是“停留”;C项第一个“当”是“相当”,第二个“当”是“位于,处于”;D项两个“溯”都是“迎着,逆流而上”)

  12.D(“与《登泰山记》泰山雪景意境相似”错)

  13.①对“甘露之泉”的介绍;②对寺庙立石及刻字的介绍;③对泰山北谷溪流的介绍;④对朗公谷、朗公石的介绍;⑤对庙宇兴废历史的介绍。

  14.(1)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超过学生,领会道理有早有晚,学习技艺各有专长。(4分)

  (2)回头看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着,有的没有被照着,或红或白,颜色错杂,都像鞠躬的样子。(4分)

阅读:133次

分类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