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练习大全

徐幹《中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栏目:练习大全 作者:admin 时间:2022-08-24 17:42:09

  徐幹《中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徐幹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事莫贵乎有验,言莫弃乎无征。水之寒也,火之热也,金石之坚刚也,此数物未尝有言,而人莫不知其然者,信著乎其体也。使吾所行之信若彼数物,而谁其疑我哉?今不信吾所行,而怒人之不信也,犹教人执鬼缚魅,而怨人之不得也,惑亦甚矣!

  谁谓华、岱之不高,江、汉之不长与?君子修德,亦高而长之,将何患矣?故求己而不求诸人,非自强也,见其所存之富耳。怨人之谓壅,怒己之谓通;通也知所悔,壅也遂所误。遂所误也,亲戚离之;知所悔也,疏远附之。疏远附也,常安乐;亲戚离也,常危惧。自生民以来,未有不然者也。殷纣为天子而称独夫,仲尼为匹夫而称素王,尽此类也。

  人情也莫不恶谤,而卒不免乎谤。谤之为名也,逃之而愈至,距之而愈来,讼之而愈多。明乎此,则君子不足为也,暗乎此,则小人不足得也。帝舜屡省,禹拜昌言,明乎此者也;厉王【1】蒙戮,吴起【2】刺之,暗乎此者也。夫人也,皆书名前策,著形列图,或为世法,或为世戒,可不慎之?

  曾子曰:“或言予之善,予惟恐其闻;或言予之不善,惟恐过而见予之鄙色焉。”故君子服过也,非徒饰其辞而已,诚发乎中心,形乎容貌;其爱之也深,其更之也速,如追兔惟恐不逮;故有进业无退功。夫闻过而不改谓之丧心,思过而不改谓之失体。失体、丧心之人,祸乱之所及也,君子舍之焉。

  《周书》有言:人毋鉴于水,鉴于人也。”鉴也者,可以察形;言也者,可以知德。小人耻其面之不及子都【3】也,君子耻其行之不如尧舜也。故小人尚明鉴,君子尚至言。至言也,非贤友则无取之,故君子必求贤友也。夫贤者,言足听,貌足象,行足法,加乎善奖人之美,而好摄人之过,其不隐也如影,其不讳也如响。故我之惮之,若严君在堂而神明处室矣,虽欲为不善,其敢乎?故求益者之居游也,必近所畏而远所易。

  (取材于徐幹《中论》)

  注释:【1】厉王,西周天子。奢侈暴虐,派人杀害谤者,后被放逐。【2】吴起:战国时人,少年时游仕不遂,乡人们议论他,被他杀死。【3】子都:古代美男子名。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言莫弃乎无征 征:证明

  ②信著乎其体也 著:显现

  ③壅也遂所误 遂:放任

  ④讼之而愈多 讼:诉讼

  ⑤禹拜昌言 昌:善,正当

  ⑥鉴也者,可以察形 鉴:鉴别

  ⑦君子尚至言 尚:注重

  ⑧而好摄人之过 摄:指出

  A.①⑤ B.②⑦ C.③⑧D.④⑥

  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而谁其疑我哉 B.仲尼为匹夫而称素王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D.谤之为名也 C.故我之惮之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不信吾所行

  如今不使自己的言行令人信服

  B.非自强也,见其所存之富耳

  并不是看重自己,而是发现自己可供修德的地方很多罢了

  C.故君子服过也,非徒饰其辞而已

  所以君子承认自己的过错,不是修饰他的言辞罢了

  D.言足听,貌足象,行足法

  言论足够听到,容貌足够相似,行为足够效法

  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殷纣和孔子的例子说明,君子修德应当像华、岱之高那样有目共睹。

  B.舜、禹与厉王等人对谤言的态度截然相反,引出的结果也迥然不同。

  C.曾子看重发自内心的自我修养,对赞扬与批评都怀有怵惕戒惧之心。

  D.作者认为贤友也是畏友,因为贤友具有不隐人善、不讳人过的秉性。

  10.文章开篇提出人应当追求“信著乎其体”。如何达到这样的境界?请结合全文内容,加以概括。(6分)

  答案: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6.D(3分)

  7.B(3分)

  8.D(3分)

  9.A(3分)

  10.【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

  总原则:完善自身修养,使自己的言行令人信服。

  具体做法:修徳求己;勿惮谤言;真诚改过;鉴于贤友。

  (6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事情没有比有验证更值得宝贵的,言论没有比无证明更应当抛弃的。水的冰冷,火的灼热,金属岩石的坚硬,它们并没有说什么,人们却没有不知道的,原因就在于它们已把冷、热、坚硬的性状令人可信地显现在形体之中了。假如我所推行的诚信能像这几样东西,又有谁会怀疑我呢?如今不使自己的言行令人信服,而埋怨人家不相信自己,就好比是让人捕捉妖魅鬼怪而埋怨人家抓不到,也太迷惑了吧!

  谁会说华山、泰山不高峻,谁会说长江、汉水不长远?君子修治道德,也是使它高峻而且长远,又害怕什么呢?所以,要求自己而不要求别人,并不是自己看重自己,而是发现自己可供修德的地方很多罢了。埋怨他人的叫做壅,责备自己的叫做通。通达的就知道后悔,壅塞的却放任错误。放任错误,父母亲人都会抛弃他;知道后悔,疏远之人也来归附他。疏远之人归附,就可确保长久平安快乐;父母亲人抛弃,就难免经常危险恐惧。自古及今,没有不这样的。商纣王贵为天子而被称为“独夫”,孔子身为匹夫而被誉为“素王”,都属于这种情况。

  人心没有不讨厌批评非议的,却终究免不了被人批评非议。批评非议这东西,越是逃避,它却越是来到;越是推拒,它却越是要降临;越是辩解,它却越来越多。明白这个道理,那么君子就不可能这样做了;不明白这个道理,那么小人就不可能有所得了。

  虞舜多次反省,大禹拜受善言,这都是明白这个道理的;周厉王蒙受耻辱,吴起刺杀谤者,这都是不明白这个道理的。这些人都记载在从前的书策上,画其形而绘其图,有的为后世所效法,有的则为后世所鉴戒,怎么可以不谨慎呢?

  曾子说:“别人说我好,我唯恐它传扬出去;有人说我不好,又害怕他经过时会看到我鄙薄的神态。”所以,君子承认自己的过错,不只是修饰他的言辞罢了,而是确实发自内心而表现于容貌,他非常欢迎人们为他指出过错,他能迅速地改正存在的缺点,就像是追逐野兔,唯恐赶不上。因此,君子有不断上进的事业而没有退步的事功。听说了自己的过错而不改正,叫做丧心;想到了自己的过错而不改正,叫做失体。失体、丧心的人,是祸患动乱降临的对象,君子是不会这么做的。

  《周书》里有这样的话:“人不要以水为镜子,而要以人为镜子。”镜子,可以察

  看形体;言语,可以了解品德。小人以他的面容比不上子都而感到耻辱,君子则以他的德行比不上尧、舜而感到耻辱。所以,小人看重明亮的镜子,君子则崇尚真实的话语。

  真实的话语,不是贤明的朋友就无从取得,因此,君子一定寻求贤明的朋友。那些贤明的人,言论值得听从,仪态值得模仿,行为値得效法,再加上善于赞美他人的优点,愿意指出他人的过错,他们时时赞美他人像影子与身体时刻相随,他们及时指出他人错误似声音发出就有回响。所以,我畏惧他,就像父亲坐在厅堂上,神祇处在房屋中,即使想做恶事,难道还敢吗?因此,要求上进的人与人相处往来,一定要与他所畏惧的人在一起而远离平易和悦的人。

阅读:160次

分类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