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练习大全

《旧唐书·魏徵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栏目:练习大全 作者:admin 时间:2022-08-24 17:41:33

  《旧唐书·魏徵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旧唐书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魏徵,字玄成,钜鹿曲城人也。父长贤,北齐屯留令。徵少孤贫,落拓有大志,不事生业,出家为道士。好读书,多所通涉,见天下渐乱,尤属意纵横之说。大业末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以应李密召徵使典书记密每见宝藏之疏未尝不称善既闻徵所为遽使召之。及密败,徵随密来降,至京师,久不见知。自请安辑山东,乃授秘书丞,驱传至黎阳。俄而建德悉众南下,攻陷黎阳,获徵,署为起居舍人。及建德就擒,与裴矩西入关。隐太子闻其名,引直洗马,甚礼之。徵见太宗勋业日隆,每劝建成早为之所。及败,太宗使召之,谓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徵曰:“皇太子若从徵言,必无今日之祸。”太宗素器之,及践祚,擢拜谏议大夫,封钜鹿县男。

  太宗新即位,励精政道,数引徵入卧内,访以得失。徵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与之言,未尝不欣然纳受。徵亦喜逢知已之主,思竭其用,知无不言。贞观二年、迁秘书监,参预朝政。徵以丧乱之后,典章纷杂,奏引学者校定四部书。数年之间,秘府图籍,粲然毕备。七年,代王珪为侍中,尚书省滞讼有不决者,诏徵评理之。徵性非习法,但存大体,以情处断,无不悦服。徵自以无功于国,徒以辩说,遂参帷幄,深惧满盈,后以目疾频表逊位。太宗曰:“朕拔卿于雠房之中,任公以枢要之职,见朕之非,未尝不速。公独不见金之在矿也,何足贵哉?良冶锻而为器,便为人所宝,朕方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匠。卿虽有疾,未为衰老,岂得便尔?”其年,徵又面请逊位,太宗难违之,乃拜徵特进,仍知门下事。其后又频上四疏,以陈得失。

  十六年,称绵惙,太宗夜梦徵若平生,及旦而奏徵薨,时年六十四。太宗亲临恸哭,谥曰文贞。给羽葆鼓吹、班剑四十人,赙绢布千段、米粟千石,陪葬昭陵。及将祖载,徵妻裴氏曰:“徵平生俭素,今以一品礼葬,羽仪甚盛,非亡者之志。”悉辞不受,竟以布车载柩,无文彩之饰。

  (节选自《旧唐书·魏徵传》,有删减)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业末/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以应/李密召徵使典/书记密每见宝藏之疏/未尝不称善/既闻徵所为/遽使召之

  B. 大业末/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以应/李密召徵使典书记/密每见宝藏之疏/未尝不称善/既闻徵所为/遽使召之

  C. 大业末/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以应李密/召徵使典书记/密每见宝藏之疏/未尝不称善/既闻徵所为/遽使召之

  D. 大业末/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以应李密/召徵使典/书记密每见宝藏之疏/未尝不称善/既闻徵所为/遽使召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钜鹿:即钜鹿县,唐属邢州,秦始置钜鹿郡,著名的秦楚“钜鹿之战”就发生在这一带。

  B. “践阼”,原指踏上古代庙堂前的台阶或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亦称“践位”、“践国”。

  C. 尚书省,由汉代皇帝的秘书机关尚书台发展而来,是魏晋至宋的中央最高政令机构,为中央政府最高权力机构之一。

  D. 一品,是中国古代时期最高级别的官职,一品分为正一品和从一品。太师、太傅、太保都是唐代的正一品官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魏徵,虽幼年丧父,家境贫寒,穷困失意,但他志存高远,喜爱读书,能融会贯通,见天下越来越乱,特别留意先秦纵横家的学说。

  B. 魏徵经历坎坷。跟随李密归降唐王,到京师后,一直不了解京师情况。他自请安抚山东,不久又为窦建德俘获,后建德被李世民擒获,魏徵与裴矩西行入潼关。

  C. 魏徵敢于直谏,有经国之才。与太宗谈论治国施政得失时毫不隐瞒,从不退缩屈服。组织学者校定四部书,成效显著。处理尚书省长期积压没有判决的诉讼案,让人心悦诚服。

  D. 魏徵淡泊名利,节俭自持。魏徵自认为对国家没有功,只不过是凭借辩论、游说,就参与决策,多次请求辞位。死后,其妻对朝廷供给一切仪仗和物品都推辞不受。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朕拔卿于雠虏之中,任公以枢要之职,见朕之非,未尝不谏

  (2)徵又面请逊位,太宗难违之,乃拜徵特进,仍知门下事。

  14. 李建成和李世民先后皆任用魏徵,请结合原文指出二人因何结局不同。

  答案:

  10. C

  11. B “践阼”不能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就指继承皇位。

  12.B魏徵“很长时间都不被知晓”。

  13. ⑴朕把你从虏获的敌军中提拔起来,任命你担任关键的职务,见到我的过失,没有不直言劝谏的。

  ⑵魏徵又当面请求辞位,太宗很难违背他的请求。于是拜魏徵为特进,仍旧让他掌管门下省事务。

  14.⑴李建成不听魏徵谏言;⑵太宗能从谏如流,信任魏徵;⑶太宗是真正的尊重人才,任用人才,为国家考虑。

  参考译文:

  魏徵字玄成,巨鹿曲城人。父亲魏长贤,任北齐屯留县令。魏徵幼年丧父,家境贫寒,穷困失意却有远大志向,不从事谋生的职业,出家当了道士。他喜爱读书,能融会贯通,见天下越来越乱,特别留意先秦纵横家的学说。大业末年,武阳郡郡丞元宝藏起兵响应李密,召请魏徵掌管文书。李密每次见到元宝藏送来的文书,总称赞写得好,后来听说是魏徵写的,就立即派人把他召来。李密失败后,魏徵跟随李密归降唐王,到了京师,很长时间都默默无闻,他自己请求去安抚山东,于是授命为秘书丞,驱驾驿车赶到黎阳。不久,窦建德率军南下,攻陷黎阳,俘获了魏徵,任命他为起居舍人。后来窦建德被李世民擒获,魏徵与裴矩西行入潼关。隐太子建成早已听说魏徵的名气,把他召为洗马,非常恭敬他。魏徵见太宗屡建功勋,威望越来越高,常常劝建成早定对策。太子建成失败后,太宗派人召见魏徵,对魏徵说:“你离间我兄弟关系,这是为什么?”魏徵说:“太子如果听从了我的意见,一定不会遭到今天的杀身之祸。”太宗平素就器重魏徵的敢于直言。太宗即位后,提升魏徵为谏议大夫,封巨鹿县男。

  太宗刚即位,励精图治,多次把魏徵召到卧室里,单独询问治国施政的得失。魏徵很有治理国家的才干,性情又耿直,从不退缩屈服,太宗与他谈论,总是欣然接受他的意见。魏徵也为遇到赏识自己的君主而喜不自胜,于是把心里的想法全部说出来,毫不隐瞒。贞观二年(628),魏徵升任秘书监,参预朝政。魏徵因为感到国家经历了丧乱之后,图籍散失,制度、法令纷乱繁杂,奏报朝廷组织学者校定四部书。几年之间,秘府中收藏的书籍,精要而又完备。贞观七年(633),魏徵代王圭任侍中,尚书省长期积压没有判决的诉讼案,太宗命魏徵秉公处理。魏徵不大熟悉法律,但能抓住根本原则,依实际情况处理,大家都心悦诚服。魏徵自认为对国家没有功,只不过是凭借辩论、游说,就参与决策,深怕遭遇好到头会有亏损,后来借口眼疾多次请求辞位。太宗说:“朕把你从虏获的敌军中提拔起来,任命你担任关键的职务,见到我的过失,没有不直言劝谏的。你难道没有看到金在矿里,有什么值得珍贵的呢?好的工匠把它冶炼、锻造成器物,就被人们当作宝贝,朕正是把自己比做金矿,把你当成好的工匠。你虽然有病,但还未衰老,哪能就这样辞官呢?”那年,魏徵又当面请求辞位,太宗很难违背他的请求。于是拜魏徵为特进,仍旧让他掌管门下省事务。那以后魏徵又先后上了四道奏疏,用来陈述政事的得失。

  贞观十六年(642),魏徵病危,太宗夜里梦见魏徵像平时一样,到清晨魏徵去世的消息就奏报上来了,时年六十四岁。太宗亲自到魏徵家中吊唁,哭得非常悲伤,赐谥号文贞,宫廷供给手持羽葆、班剑的仪仗队和吹鼓乐手共四十人,送给办丧事用的绢帛千段、米粟千石,让魏徵陪葬昭陵。将要下葬的时候,魏徵的夫人裴氏说:“魏徵平生节俭,现在让他按一品官的礼节安葬,所需仪仗、器物极多,不符合魏徵的心意。”对朝廷供给的一切仪仗和物品都推辞不受,竟用布车载棺柩,没有花纹色彩等装饰。

阅读:88次

分类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