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练习大全

《贞观政要·太宗初践祚》阅读练习及答案

栏目:练习大全 作者:admin 时间:2022-08-24 17:41:17

  《贞观政要·太宗初践祚》阅读练习及答案

  贞观政要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太宗初践祚,即于正殿之左置弘文馆,精选天下文儒,令以本官兼署学士,给以五品珍膳,更日宿直,以听朝之隙引入内殿,讨论坟典,商略政事,或至夜分乃罢。贞观二年,诏停周公为先圣,始立孔子庙堂于国学,稽式旧典,以仲尼为先圣,颜子为先师,而笾豆干戚之容,始备于兹矣。是岁大收天下儒士赐帛给传令诣京师擢以不次布在廊庙者甚众学生通一大经以上咸得署吏 国学增筑学舍四百余间,国子、太学、四门、广文亦增置生员。吐蕃及高昌、高丽、新罗等诸夷酋长亦遣子弟请入于学。于是国学之内,鼓箧升讲筵者几至万人,儒学之兴,古昔未有也。四年,太宗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讹谬,诏前中书侍郎颜师古于秘书省考定“五经”。及功毕,复诏尚书左仆射房玄龄集诸儒重加详议。时诸儒传习师说,舛谬已久,皆共非之,异端蜂起。而师古辄引晋、宋以来古本,随方晓答,援据详明,皆出其意表,诸儒莫不叹服。太宗超然客公众号称善者久之,颁其所定书于天下,令学者习焉。太宗又以文学多门,章句繁杂,诏师古与国子祭酒孔颖达等诸儒,撰定“五经”疏义,名曰《五经正义》,付国学施行。二十一年诏曰:“左丘明、卜子夏……二十有一人,自今有事于太学,可并配享尼父庙堂。”其尊儒重道如此。太宗尝谓中书令岑文本曰:“夫人虽禀定性,必须博学以成其道,亦犹蜃性含水,待月光而水垂;木性怀火,待燧动而焰发;人性含灵,待学成而为美。是以苏秦刺股,董生垂帷。不勤道艺,则其名不立。”文本对曰:“夫人性相近,情则迁移,必须以学饬情,以成其性。《礼》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所以古人勤于学问,谓之懿德。”

  (节选自《贞观政要·卷七》)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是岁大收/天下儒士赐帛给传/令诣京师/擢以不次/布在廊庙者甚众/学生通一大经以上/咸得署吏

  B.是岁大收天下儒士/赐帛给传/令诣京师/擢以不次布在廊庙者/甚众/学生通一大经以上/咸得署吏

  C.是岁大收/天下儒士赐帛给传/令诣京师/擢以不次布在廊庙者/甚众/学生通一大经以上/咸得署吏

  D.是岁大收天下儒士/赐帛给传/令诣京师/擢以不次/布在廊庙者甚众/学生通一大经以上/咸得署吏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践祚,原指踏上庙堂前的台阶,在古代指帝王即位,亦作践胙、践统、践位、践国。

  B.国学,历史上是指以“国子监”为首的官学,也就是“国立学校”,文中即为此意。

  C.有事,古代国家大事主要指祭祀和战争。此处与“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中“有事”意义相同。

  D.《礼》,六经之一,是古代儒家典章礼仪制度的著作,包括《周礼》《仪礼》《礼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太宗重视文教,崇尚儒学。他一方面设置官署,选拔文儒,授予官职;另一方面查考古代典籍,改革国学礼仪,确立了孔颜先圣先师的祭祀地位。

  B.贞观初年,国学高度发展,不仅校舍规模扩大,生员也不断增加,就连邻邦酋长子弟也纷纷慕名而来,此时儒学兴盛,发展到空前绝后的程度。

  C.面对传世经典因成书年代久远而存在许多谬误的现象,唐太宗先后诏令颜师古、房玄龄等人分别参与了“五经”的考定整理和讨论审议等工作。

  D.颜师古学识渊博,精通经学。在学术争论中,能依据不同情况给予清晰明确的回答,且能详细明确地援引经典;曾受命疏通阐发“五经”经义。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时诸儒传习师说,舛谬已久,皆共非之,异端蜂起。(4分)

  (2)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屈原列传》)(4分)

  14.唐太宗和岑文本关于“学习之道”的理解有何异同?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3分)

  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D(是岁大收天下儒士,赐帛给传,令诣京师,擢以不次,布在廊庙者甚众。学生通一大经以上,咸得署吏)

  11.C(“意义相同”错)

  12.B(“发展到空前绝后的程度”说法错误)

  13.(1)当时儒生们学习并接受师传旧说,而这些旧说错乱讹误相传已久,他们都不同意颜师古的考订,一时间各种异说蜂拥而起。(4分。“传习”“舛谬”“非”“蜂起”各1分)

  (2)国君无论是愚笨还是明智,贤明还是昏庸,没有谁不想求得忠臣贤才来辅助自己的。(4分。“无”“不肖”“莫”各1分;“互文”要合译,1分)

  14.君臣二人都肯定了勤学的重要性,太宗侧重以学习激活人性之灵,而岑文本侧重以学习涵养性情。(3分。每点1分)

  参考译文

  唐太宗刚刚登基,就在正殿左侧设置了弘文馆,精心挑选讲求礼乐教化的儒士,让他们保留现任的官职并兼任弘文馆学士,供给他们五品官员才能享用的精美的膳食,按日轮换着在皇宫里值班,太宗在上朝听政的间隙时间,就把他们引进内殿,和他们讨论古代典籍,商议谋划政事,有时到半夜才停歇。贞观二年,唐太宗下令停止尊崇周公为先圣,在国立学校里建立孔子庙堂,取法过去的规定,尊崇孔子为先圣,颜子为先师,(庙堂供台)祭祀用的笾豆、干戚等礼具和乐舞之具,在当时也开始齐备了。这一年唐太宗还广泛招纳天下儒士,赏赐给他们布帛,供给驿传车马,下令他们都集聚到京师,破格提拔他们,他们中在朝廷上任官的很多。学生精通大经中的一种以上的,都得到了官职。(在这之后)国立学校增设学舍四百多间,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广文馆也增加了学员。吐蕃和高昌、高丽、新罗等外族首领,也派子弟到长安求学。于是国立学校之内,负箧求学和登筵讲学的人几乎达到万人,儒学兴盛,在古代还不曾有过。贞观四年,唐太宗认为经书距离古代圣人超然客公众号的时代已经很远了,出现了很多文字讹误,就下令前中书侍郎颜师古在秘书省考订“五经”。等到考订完毕之后,又下令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召集许多儒生再次详细讨论。当时儒生们学习并接受师传旧说,而这些旧说错乱讹误相传已久,他们都不同意颜师古的考订,一时之间各种异说蜂拥而起。于是颜师古引用晋、宋以来古本,针对他们提出的疑义给予明白清晰的回答,引经据典,详细而明确,都出乎他们意料,这些儒生无不叹服。唐太宗对颜师古也称赞了好久,并将他考订的经书颁行天下,让读书人都来学习。(后来)唐太宗又因为经术师承不同,解释各异,且章句繁杂,下令颜师古和国子祭酒孔颖达等大儒,撰写“五经”的疏义,名为《五经正义》,交付国子监作教材使用。贞观二十一年,唐太宗又下诏说:“左丘明、卜子夏……二十一人,从现在起太学里凡举行祭祀之典时,可使他们配享孔子庙堂。”太宗就是像这样尊儒重道。唐太宗曾对中书令岑文本说:“人虽然秉有天性,但必须博学才能有所成就,就好比蜃的本性含有水,要见到月光才能吐水;木的本性含有火,但要燧石敲打才能发火;人的本性含有灵气,可是要通过学习才能美好完善。所以历史上有苏秦刺股读书,董仲舒放下帷帐讲学的美谈。不勤奋于道艺,功名是不会树立的。”岑文本回答说:“人的本性都很相近,情趣却有所差别,必须用学习来修养情趣,使本性完善。《礼记》说:‘玉石不经雕琢就不会成为器具,人不学习就不会懂得道理。’所以古人勤于学习,被称为是一种美好品德。”

阅读:87次

分类栏目